设为首页在线投稿
站内查询:
当前位置:中国新闻传媒网 >> 教育发展 >> 浏览文章
微电影《暴走》涉嫌不良内容遭禁播
日期:2012年07月17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一驰 点击: 
 
 

微电影《暴走》涉嫌不良内容遭禁播

华新网北京717日电(张一驰)自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2012“成人记系列微影视的首支微电影《暴走》(上部)711上线以来,不到7小时,网络总点击量已突破百万大关,同时,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网友们都纷纷指出该片中涉及诸多学生暴力,少年黑社会,早恋等不内容。近日由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原定于17日全网公映的微电影《暴走》(下部)已遭到禁播 

《暴走》有上难下“被卡” 被指内容不良

微电影《暴走》讲述的是处于18岁上下的年轻人的那种热血、叛逆、兄弟情义等青春记忆。影视中虽然不乏感人画面和惊险动作场面,但内容消极,整个剧情中充满血腥、暴力、叛逆,极易扭曲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看过《暴走》上部的影迷们会发现,上部短短10多分钟,剧情中少年黑社会的情节包含了大量《古惑仔》般叛逆血腥的画面,让人不得不为起负面影响而担忧。 

微电影《暴走》(上部)中,高三的学生不再用功读书,而是玩起了“校园暴力”刘忻酷劲十足,俨然一个大姐大虽然班长陈翔酷似奶油小生很腼腆,但为了江湖义气开始逐渐堕落。在该片中,路超依仗其父亲的权势,就将程念的妹妹程心绑架,并拍视频对其进行挑衅威胁,全班同学结成帮派,嘴里叼着香烟,准备为持械伤人出狱的程念准备两肋插刀,而剧情中也不泛心理变态暴力等内容。

《暴走》血腥暴力堪比《古惑仔》 社会危害极大

电影《古惑仔》中,一群年轻的古惑仔通过自己的打拼,很快获得了社会地位。故事中的年轻人好勇斗狠,杀人、打架,这些古惑仔也成为许多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由于《古惑仔》的出现,受电影中情节陈浩南、山鸡等主角影响,多少幼稚的青少年以为可以靠打杀获得金钱和地位,随之一步步步入堕落,有的还走上犯罪道路,最终被关进监狱。随着微电影的迅猛发展,凭借其内容曲折短小,引人入胜,其危害毫不亚于《古惑仔》

2010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撰写的《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80%的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有关。学生平时的业余生活主要是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视等。而网络等社会媒介中的暴力、黄色淫秽信息,对他们犯罪起到了明显的诱导作用。正在借由《古惑仔》、《艋舺》这样的青春暴力电影,向我们传统中的净土长驱直入。

暴力解决问题那是黑社会惯用手段,这些学生的做法更像是在模仿。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可模仿的素材,网络小说很多以校园黑道为主,打打杀杀的网游随处可见……缺乏理性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欣赏不了这样的暴力美学,无意中暴力之毒深入骨髓,有些青少年甚至爱拿暴力去炫耀自己的能力。频频爆发的学生集体打斗事件,和这脱不了干系。

青少年犯罪之所以频发,主要归咎于媒体和影视。电视、电影在一些刑事犯罪案件的报道或场景中,过于细致地阐述犯罪分子的作案细节,并附上一些血腥的照片,在某种程度上给潜在的犯罪分子提供了活生生的教程。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模仿能力、学习能力都特别强,致使他们形成了有组织、专业化的犯罪。同时,警匪片、黑帮片里充斥着暴力和血腥,对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误导和负面影响。

电子媒介可以传递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也可能传递虚假、主观、片面的信息;可以代表公众利益,有时也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牺牲公众利益;可以提供娱乐休闲,也可能提供低级趣味甚至不健康的内容。如果孩子从小就知道辨别和善用媒介,祛除他们的父辈由于长期媒介行政化背景所养成的媒介拜物教,真正使媒介为所用,而不是成为媒介的奴隶,那我们社会的公民就真正成熟起来了。(完)

编辑:吴君

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热点图文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传媒网主办 Copyright © 2012 www.zgxwc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B座 业务QQ:171726417
投稿邮箱:1717264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