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在线投稿
站内查询:
当前位置:中国新闻传媒网 >> 教育发展 >> 浏览文章
垣曲县多措并举 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日期:2012年09月08日 来源:中国民生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动人”是事业单位特别是教育系统的大事,也是难事。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今年,运城市垣曲县完善制度建设,多措并举,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教育系统选人、用人机制。“动人”不再是“教育第一难”。
  校长公开竞聘 职务能上能下
  两年前,垣曲县全面实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中小学校长公开竞聘制,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今年,他们在认真总结经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垣曲县教育系统公开竞聘学校股级职务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规定动作”,全县57所中小学原任股级干部全员下岗,公开竞聘,择优任用。
  在公开竞聘中,为真正把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出来,他们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从演讲、答辩、业绩考核、组织考察等方面,对竞聘人员进行了全面考察。演讲,考察一个人的办学思想;答辩,考察一个人的专业素质;业绩考核,考察一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考察,反映一个人的做人与做事。其中,业绩考核所占的比重最大,充分体现了全县教育系统选拔任用股级干部看人品,凭能力,重实绩的标尺。同时,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严格按照选拔程序,环环相扣,阳光操作;另一方面聘请省市教育专家担任演讲和答辩环节的评委,现场打分,当场亮分;并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以及县委组织部、县纪委、人社局有关人员、广大教师对其进行了全程现场监督。
  通过公开竞聘,彻底打破了过去选拔干部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和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传统做法,撤掉了校长职务的“铁交椅”,遏制了打招呼、批条子等歪风邪气,完全凭真本事、凭能力,能者上,上的人群众满意;庸者下,下的人自己服气。全县共有283人报名竞聘,经资格审查,有262人进行了演讲和答辩;按竞聘人员的演讲、答辩和业绩考核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有229人入围组织考察;根据考察结果,最终择优任用学校股级干部191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132人,占69.1%;女同志47人,占24.6%;原初中、县直小学、中心校校长落聘11人,占相应职务总数的42.3%。真正提拔了一批有品德、有才能、有干劲、懂管理、会管理的年轻干部;重用了一批真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成绩突出的老校长;教育了那些不依法行政,不实实在在抓管理、抓教学,只做表面文章,玩花拳绣腿,碌碌无为,成绩平平的人;惩戒了极个别目无法纪、违法乱纪的人。同时,教育局在确定各学校校长职位后,由校长在各阶段副股级拟任人选中,按照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学校班子。这些做法为今后选拔任用干部、组建学校班子确立了导向和模式。
  张亚伟,在此公开竞聘中,从一名班主任被提拔为古城初中副校长,在任命当天深有感触地说:“竞聘前,有许多顾虑,担心走形式。没想到这次动了真格,使他们这些一没资历、二没背景的教师,一下子走上领导岗位,给了他们展示、证实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
  教师全员聘任 人员能进能出
  2010年,该县在全市率先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并提出了“一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人事改革总体思路,同时严把教师“进口”,教师“凡进必考”;疏通教师“出口”,一次性辞退临时代教人员,坚决辞退长期在编不在岗人员,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同年,全县共清退顶岗教师195人,辞退各类临时人员235人,敦促50名非教学人员重新上岗,126名请假人员重新返校。两年来,共招聘特岗教师146名,公开招聘新教师104名,有149名落聘教师进修学习,有236名教师进行了校际交流,有157名教师下乡支教。今年,为彻底解决城区学校教师超编,而偏远山区和薄弱学校缺编的“一超一缺”矛盾,全县教育系统继续通过“核编定岗、严格考核、全员聘任、分批进行”的方式,按照“先县城后农村,先高中后初中再小学,先一线教师后管理和工勤人员”的顺序,引导富余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并进一步强化支教工作,引导年轻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有效地盘活了全县教师资源存量,优化了师资力量配置。
  教师考核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他们坚持把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和教学实绩作为重点,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岗位调整、晋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中,专业素质考核以考试的方式进行,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由教育局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评卷。
  教师全员聘任工作,由各校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核定编制,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交由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上报教育局批准后,再组织实施。聘任分三批进行,各校及时公开聘任方案、聘任岗位、聘任分数和聘任结果,以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第一批校内聘任核定岗位的60%,即使缺编学校也要实行优胜劣汰,其目的就是要把竞争机制引进每一所学校;第二批分片聘任,第一批落聘的教职工可向本校或教育局指定的学校申报竞岗,各校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形式,按程序择优聘任核定岗位的20%;第三批县际聘任,由教育局通报各校缺岗情况,待聘教职工根据通报,自己找岗、竞聘上岗。若再次落聘,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到进修校学习,或到师范院校脱产学习,等待下一年招聘。连续三年落聘的人员,清除出教师队伍。
  为促进教师科学合理流动,在今年的教师全员聘任过程中,全县进一步强化支教交流工作,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城区学校每年按学校教职工编制总数的5%,选派没有农村工作经历、年龄45周岁以下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支教教师享受山区补助和每月两次的乘车补贴;支教期满考核合格者回原单位优先聘任;凡没有支教经历者,今后一律不得晋升职称。年龄为45周岁以下、在学校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每年按比例分批、就近跨校交流,交流时间至少一学年,跨校交流人员办理人事编制调动手续。
  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任工作已全部结束。全县共有59名年轻优秀教师下乡支教,有100名教师跨校交流、234名教师在中心校内部交流,有226名教职工落聘待岗。
  完善管理机制 待遇能高能低
  这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垣曲县建立健全了以岗位为核心、以绩效为取向的绩酬分配制度,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干什么岗位挣什么钱”;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劳不得。
  该县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教职工队伍管理的规定》,对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调动、考勤、脱产进修、退休、考核等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进一步强化教职工聘期管理。明文规定:“后勤管理人员原则上由年龄男52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教职工担任,一线教师从事此项工作的,实行转岗降级,降二级职称聘用,不再享受教学岗位工资待遇,享受后勤管理人员岗位待遇”“凡高中教师到初中任教的,降一级职称聘用,不再享受高中教师岗位工资待遇,享受初中教师岗位待遇;凡高中教师到小学任教的,降二级职称聘用,不再享受高中教师岗位工资待遇,享受小学教师岗位待遇”“凡初中、小学教师到高中任教的,实行转岗升级,分别提升一级、二级职称聘用,享受高中教师岗位工资待遇”。
  现在,垣曲县各个学校同类人员由于岗位不同,所承担的责任和工作量不同,完成任务的质量不同,实际待遇差距可以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今后,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一位教师这样说到。

编辑:吴君

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热点图文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传媒网主办 Copyright © 2012 www.zgxwc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B座 业务QQ:171726417
投稿邮箱:1717264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