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高强度的煤炭开采,使山西省的采煤沉陷区面积呈现扩大的趋势,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彻底消除这一不良影响,国家和山西省确定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民生工程,让沉陷区的居民圆上“安居梦”。然而,这一惠及民生的好政策在部门分地区并没有得到较好落实,介休市义棠镇沙木墕村的二十户村民们在深陷区搬迁安置工程中很受伤,至今仍为自己权益四处奔走。

安置房被当商品卖
沙木墕村是美丽绵山脚下的一个自然村,归属介休市义棠镇管辖,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正在被大佛寺煤矿开采。因为煤炭的大量采挖,该村地质生态发生了严重变化,已被列为当地重点深陷整治区,已不适合居住。因此,该村近50多户村民都要举家搬迁。
搬迁工作于2006年展开,村民们热情高涨,期待着早日住进安全舒适的新房。按计划,所有的村民必须要在2012年6月底搬迁完毕,新建的房子位于城区边上,为六层小楼,交通地理位置优越,远离生态恶劣且不宜居的山区。
移民工程小区占地72亩,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和协调下,由山西东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沙木墕村委会共同操作完成。房地产公司负责基本建设,村委会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一期规划建设16幢楼,其中的3幢楼作为村民的搬迁用房,其余楼房归开发商公开对外销售。二期主要为小区配套设施的完善。
一期工程如期完工后,项目的开发商——山西东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按约定将3栋将楼房交付给村委会。然而,意想不到事情却发生了,沙木墕村村长李启明在没有通知村民、没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情况下,私自以一千多元每平方米的价格将房子向社会销售一空。此时,只有李启明及其亲属和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民购买到该安置房,还相当多的村民没能购到新房。搬迁安置房由此变成了商品房,村民们认为,就此一项李启明获利达千万元。
据记者调查得知,该楼盘并不具备合法的商品房销售手续,没有房产证和土地证,也背离了村民搬迁用房的属性。因为,村民搬迁房用地属于集体用地性质,本质应是村民们的宅基地,建成房屋应该是小产权房,而非具有大产权的商品房。疑惑的是,这种把小产权房当作商品房卖的违规违法行为却没被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制止。
村民:22户安置房被卖光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违规的不仅仅是把搬迁安置房当作商品房卖,更重要的是,至今我们村还有22户没有得到新房子,他们的搬迁安置房也被村长给卖光了,而他们却是最需要房子的人,因为他们的经济收入少,家庭经济困难,房子最破旧,急需要改善居住环境。”村民房某对记者说。
此外,为了顺利推进此次搬迁安置工程的落实,在义棠镇政府的监证下,大佛寺煤矿与沙木墕村委会签订搬迁赔偿协议,该矿出资450万用于搬迁补偿,沙木墕村委会负责具体的搬迁工作,截止日期为2012年6月底。若将此款全部用于村民购房,那么按照800元/平方米的成本约定价格,每户村民不用出一分钱就可以获得一套一百平方米以上的住房,搬迁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然而,这笔钱却没有如此分配,仅有其中的一百多万元用于村民们房产和土地评估补偿费用,余下的大部分钱不知去向。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村民们获得的补偿远远不够买新安置房的费用,想住进安置房必须要从自己口袋里掏钱补上差款,多的需要六七万,少的也需三四万元。为了住进安全干净的安置房,有一定经济条件的村民在无奈之下自己出资补上差价,余下没有经济条件的村民只能望房兴叹。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产生了,由于部分村民无力购买就产生了剩余房源,这些剩余房源如何处置?村长李启明不但没有考虑村民们的难处将房源暂时保留,反而大张旗鼓地将这些属于22户村民的安置房和多建的40余套房迅速出售给社会人士获利,而没有安置房的村民只能居住在早已破损的房屋中。至此,惠及民生的搬迁安置工程变了味道。
“沉陷区搬迁安置工程是惠及百姓造福社会的公益性集体工程,为什么成了商业化极强的谋利工程了呢?村民们想不明白,既然是集体搬迁项目那么卖房的钱和补偿的钱又去了哪里?做什么用了呢?是不是应该把这些钱要是花在村民们身上呢,这样可以改善条件,甚至能让那些经济不好村民得到一些经济补助。然而,至今也没有公开信息。” 村民宋某对记者说,“这些钱极有可能被贪污了,不仅如此,李启明还把手伸到我们购房者的口袋中,入户费两万元,门窗费数千元,都要我出。而这些费用根本就不存在,开发商早就把相关费用计算到成本里去了。至今我们都不知道这些钱应该不应该交,但是我们为了能住进房还是把钱交了,至于钱的最终去向和用途无从知晓。”
对此,李启明委托义棠镇工作人员给记者的回复称,“项目开发所产生的利润由村委会和开发商平分。2009年2月因施工队催要工程款,按照申报合同(全村共69户全部申报迁村移民房)约定村民须分三期缴纳全部房款(前两期各两万,三期将尾款付清)。在这期间7户村民自愿放弃购房指标,12户村民未缴纳房款,但也未主动声明放弃购房,村委会视为自动放弃购房,所以村委会为支付工队工程款,保证工程顺利完工,将19套房屋面向社会以每平米1350元的均价对外预售,将所得房款支付工程队卖房款。2011年11月,经第三方对沙木墕村村民房屋进行评估后,沙木墕村委会与大佛寺公司达成赔偿协议,而移民小区工程已于2011年1月完工,工程工队工资已基本付清。按照赔偿协议内容,大佛寺支付450万元补偿款(截至目前已支付200万元,按照迁村移民进度支付)。按照评估报告,赔偿金中230多万用于补偿迁村移民户的房屋,210多万用于补偿村集体在移民小区内修建新的村委办公场所、敬老院、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却没有提供具体工程报价单及相应财务支出凭证,也没有出示相关项目的原版协议,更未说明商业开发为村委会带来的利润如何支配。
显然,李启明与村民们的说法存在着不小的分歧,210万元拆迁补偿金与村民们实际所得到100多万元的补偿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房屋的市场售价远高于工程支出,多余的资金又去了哪里?疑问由此产生。

村委会变成“家天下”
村民反映,李启明目前是村委会主任、书记一人担,所有权力都集中在他一人手上,日常非常嚣张,从来不公布村务帐目,大小事决策都是他一人说了算,从不听取村民们的意见,把村委会变成了他自己的家。
在其苦心经营下,村委会变成了他家族的代言:会计是大儿媳宋爱玲,四儿子李培田曾任村长、副村长,现为村委委员,村委委员是弟媳蔡秀花,其它委员也是李启明控制下的裙带关系。村里大事小情不用村民参与,一个家族就把事情决定了。因此,村民们根本就无法插足进村务之中,想了解一些事情的内幕也是难上加难,里面究竟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更是无从得知。村民房某对记者介绍。
村民所言是否属实呢?对于李培田为副主任一事,义棠镇政府予以了否认,称从来没有下发过相关文件,该村没有副主任一职。宋爱玲当会计已近十年,在李启明重任干部前就已经任职。
记者了解到,村民们还是想搞清楚一件事。此次沉陷区搬迁安置工程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土地和资金方面都会有一些优惠政策支持,在开发商的参与下,仅搬迁安置占用的72亩地所产生商业开发效益就可以让村民们免费住进新房,更何况还有大佛寺煤矿450万元资金补偿呢,为什么还要村民们支付800元/平方米的成本价呢?超出部分还要按市场价购买,太不符合常理了。既然是村民按成本购买安置房,开发商就不存在亏钱投入,那么72亩地中余下的大量楼盘产生巨额利润又去了哪里了呢?到底是怎么分配的呢?难道都进入了开发商口袋?民生工程是不是成了某些人的福利了呢?谜一个接着一个产生,村民们为此多方探寻,却一直也没有得到答案。
开发商:村长是个骗子
因为搬迁安置房产生困惑的不只是沙木墕的村民们,项目的开发商——山西东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最近也很头痛。
“72亩地的开发项目对于东祥公司来说不算大项目,原本两三年就可以完成,可是从2007介入到现在仍然没有完成,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变得不可预期,时间和财务成本大大增加,因此公司损失大了。”负责项目开发的梁总对记者说,“按约定,72亩地分两期开发,一期开发16栋楼,其中三栋交给沙木墕村委会作为安置房,剩下的15栋归我们销售,以弥补我们在项目上的前期投入资金。然而,李启明不但卖掉了村民们的安置房,还将属于我们的一栋楼也全部卖掉。至今我们都不知道卖给了谁,卖了多少钱。他就是个骗子,和开始合作时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现在最着急的是,要尽早把二期工程弄完收尾,建好并完善小区配套,包括锅炉房和幼儿园等,并按约定给购房者办理产权证。可是,李启明却不积极配合,甚至是设置障碍,致使相关手续一直在拖延,土地证办不下来至今也办不下来,原本很便宜地价一下子翻了好几翻,现在已经达到了70万元/亩,政府还要求我们补交地价款。如此下来,整个项目我们不但赚不到钱,还会赔钱。梁总向记者大吐苦水。
令人疑惑的是,虽然深陷项目延缓的泥潭,对李启明的不诚信行为气愤不已,但是受伤的梁总却不愿与村民们合作,向他们透露该公司与沙木墕村委会的具体合作事宜,揭露李启明的不法行为,只是表示:“村民从相关部门拿到合作协议内容不完全属实,不是原版合同,你们可以调查,肯定会发现问题。”到底还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村民们不断的向政府部门反映,期待一个真实而合理的说法。
政府部门:正在调查
村民介绍,李启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担任过沙木墕村村干部,2000年因诈骗罪获刑一年半,并被剥夺政治权利和开除党籍,村干部职务因此终止。2002李启明刑满释放后,殴打时任村主任兼书记王拉弟,抢夺村委公章,直至2006年他重新上任村长,后又神奇地获得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集党务、村务大权于一身。
从此以后,沙木墕出现了很多村民不解的事情,1、大佛寺煤矿占地费达数十万无不知道去向,签订的合同也未公开;2、西沟煤矿承包费60万元;3、退退耕还林补助金和粮食补助款达30多万去向不明;4、国家补偿的世行贷款12万元去向不明;5、村里100多亩林地的承包费;……
愤怒的村民们开始了上访告状之路,乡政府、市政府、纪委等相关部门开始不断的出现他们的身影。然而,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年有余,除一次由义棠镇政府组织的审计之外再无下文。该次审计虽然没按村民要求全方面进行,但是也审计出了一些财务问题,暴露出李启明领导下的村委会存在部分问题。令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所显现出的相关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处理,李启明本人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纪委部门虽然向村民们表示已经介入调查,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依旧没有明显进展。
对此,李启明在函件中称:“大佛寺公司每年向沙木墕村委支付2万元风井荒山占地费用,加上国家拨付的每年1万多元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村委日常开支及支付村内各项工资和福利等。西沟煤矿是意向性煤矿,只有探矿证并无采矿证,后因无法办理相关手续而关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能进行正常开采,承包费也从来没要缴纳;关于退耕还林问题,2003年由于沙木墕村其他村民不愿承担退耕还林任务,所以村内开会决定由李启明一人承担全村280多亩的退耕还林任务,按照国家规定退耕还林补偿款由承包人受益。当年村支书为王拉弟,村委主任李培田(李启明四儿子)。有会议记录、林权证、土地证等”。
事实上,西沟煤矿虽然没有合法手续,却非法出煤卖煤很长时间。占用退耕还林款一事,村民也向记者提供了李启明假冒村民签字的证明材料,并且本应还林的地方没有种一棵树。
对于李启明领导下沙木墕村委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义棠镇的郭镇长对记者表示:“案件已经由介休市纪委介入调查,相信会做出公正结果,镇政府不便过多干涉,相关信息也不便过多透露,只有等纪委部门调查结束后才能根据结果进行处理。”却没有明确回答记者的疑问:“问题发生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义棠镇政府不及时出面处理呢?致使事情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关于搬迁安置房所涉及的立项、规划、建设、征地等相关手续办理问题,除介休市国土局长候建平对记者进行了“相关情况正在调查,具体情况不清楚” 回应外,其它相关部门都以领导在外开会办事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沙木墕搬迁用地的费用问题,介休市国资源局局长候建平认为,土地属于村民们的宅基地,村民们经济收入能力低无钱购买,不应该让他们出钱,建起的楼房不属于商品房不可能办理大产权。
至此,一件看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变成了沙木墕村民们难以释怀的闹心事,将来如何发展本刊将持续关注。
记者手记:
采访中,记者深深的感觉受到了对于安置房的渴望,坚难的维权路让他们倍感挫折,对于相关部门人员办事效率低下、甚至不负责的拖延、推诿和搪塞行为痛心疾首,需要安置的村民年过六十的老人不在少数,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能否挺到住进心中的新房成了为未知。关于重点的沉陷区治理国家相关部门早已出台政策,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中央预算内出资50%,省政府15%,市、区、县10%,企业17.8%,个人7.2%,以切实解决村民们的民生问题。为什么沙木墕安居工程在大量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还是变了味,村民住不进安置房呢?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和义务了体现在哪里了呢?困惑的村民不止一次对记者说:“李启明和某位副市长是亲戚关系,有保护伞,相关部门都护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