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由于此前旗下顺风车业务连续涉及多起刑事案件,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一度面临巨大社会舆论压力。滴滴同时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意见,10月31日,滴滴公布了关于用户意见征求的第一期反馈。滴滴称,截至10月30日共收到111945份批评和建议(包含英文用户386份)。
图片:CNSPHOTO提供
根据反馈内容,滴滴的安全问题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女乘客遇害事件之后,用户现在最关心的是“一键报警”功能,一键报警是否形同虚设?点击110报警后,为什么不能将信息直接发给警方?
滴滴产品部黄远健表示,行程中使用一键报警,页面会显示当前位置和司机信息,同时平台会将行程信息通过短信发送给紧急联系人,并给紧急联系人拨打电话告知。建议乘客提前设置紧急联系人。同时他透露,滴滴正在小范围测试“短信报警”功能,目前在开通12110短信报警的烟台和江门,用户可以通过“一键报警”中的短信报警功能将行程信息直接发送给警方。客服配合警方的调证小组7x24小时响应警方需求,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调证流程。
黄远健还透露,行程中录音功能已在今年9月8日上线,目前已覆盖90%的订单,但部分用户尚未将APP更新至最新版本,同时也存在环境嘈杂、手机设备情况不一等因素,导致录音不清晰、录不上,我们会持续优化技术能力,提升覆盖率。此外,录像功能已在小范围测试。在用户授权的基础上,司机接单后自动启动录音录像功能。平台会通过技术手段严格保护用户隐私,加密保存文件,无行程纠纷录音文件将于7天后自动删除。
而事实上,滴滴方面也承认,在保障安全上仍然面临巨大挑战。5月份以来,滴滴在启动人车不符清理计划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对司机的安全审核,要求无犯罪记录、通过三证验真,每日出车前必须通过人脸识别;在加强安全保障上,密集上线、完善安全产品功能并引导用户使用,如行程中录音、一键报警、行程分享、紧急联系人等,持续开展交通安全提示和安全教育,在应急处置上,投入资源和人力向客服团队和安全事务团队倾斜。
同时,滴滴正在探讨女性专用出行方案,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女司机较少、女乘客排队时间可能较长。团队在积极探索如何有效保障女司机安全、保障女司机的合理收入、提高安全门槛等解决方案。
滴滴表示,目前顺风车依旧无限期下线。滴滴内部需要重新思考顺风车背后的复杂性,在安全保障、产品逻辑、运营理念等方面重新梳理,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除了安全问题,滴滴针对公众关心的客服、车费等问题也予以了解答。有乘客质疑滴滴客服总是无法解决问题,只是简单记录上报或者给券。滴滴体验服务发展平台刘西帝表示,目前滴滴每天处理客服进线超过200万通,出行场景极其复杂,部分涉及费用、司乘纠纷、遗失物品等问题的进线,需要反复沟通核实,很难立即做出判断和处理。对于其中的重点问题,滴滴将于近期上线“公众评议会”,欢迎所有用户参与探讨。
与此同时,针对预估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有差距等的问题,快捷事业群卓越表示,预估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是两个概念。乘客打车前看到的预估价,是打车前的参考价,方便用户做决定。预估价是根据实时路况、预估行驶时长等因素综合估算出来的;实际支付价格只和实际行驶里程、行驶时长和行程对应的计价规则有关。平台对每公里和每分钟价格有明确的规则,用户发单前点击预估价即可查看。
行程开始后,由于路况实时变动,小到一个红绿灯的差异、大到可能突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严重堵车,都会不同程度影响行驶时长,因此实际车费很难与预估价完全一致,同一起终点、类似时间段打车实际价格也很难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