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在线投稿
站内查询:
当前位置:中国新闻传媒网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走进“大国粮仓”:不忘初心稳市场 科技加身保粮安
日期:2018年11月01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点击: 
 
 
走进“大国粮仓”:不忘初心稳市场 科技加身保粮安
    中央储备粮榆树直属库有限公司 吕盛楠 摄

  中新网长春11月1日电 (记者 李彦国 吕盛楠)时间来到11月份,中国产粮大省吉林的秋收已近尾声。随着气温慢慢走低,当年的秋粮将陆续脱粒上市。

  和往年一样,中央储备粮榆树直属库有限公司提前做好了开秤的各项准备。

  入门登记——扦取样品——封闭检验——计量毛重——收货监卸——计量皮重——收购结算——资金统一支付。“各个流程的自动化、标准化、一体化,将极大地提高粮食收购效率,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姜玉升说。

  作为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中国在2016年启用了新的玉米流通机制,用“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取代了此前实行9年之久的官方定价临时收储政策。

  这个变化,虽然推动了多元市场主体的积极入市,但是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储粮集团公司”)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主力军作用并未改变。

走进“大国粮仓”:不忘初心稳市场 科技加身保粮安
中央储备粮榆树直属库有限公司粮仓 吕盛楠 摄

  中储粮集团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

  2000年10月投产运营的榆树直属库有限公司是中储粮集团公司第一批上收的直属库之一,被誉为“松辽平原第一仓”。“秋粮收购季,我们会根据市场供需形势,合理把握入市时机和收购节奏,与其他主体形成互补。”姜玉升告诉记者。

  “不追涨、不杀跌。”姜玉升说,在市场活跃、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公司放慢收购节奏,为其他市场主体让渡空间;在收购主体减少、市场力量不足、价格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公司积极入市,稳定引导市场。

  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的中央储备粮分级管理于各级地方企业手中,出现诸多问题。2000年组建中储粮总公司后,中央储备粮实现垂直管理、政企分开。

  18年来,实现了改革初衷。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从2000年以前的不到60%,到中储粮成立后保持在95%以上。

  在现有仓容达到23.5万吨的榆树直属库有限公司,全面实现绿色、高效、安全、节能的储粮技术。走进粮仓,目及之处是平整的粮面,感受到的是恒定的温度。

  姜玉升介绍,粮仓应用了能够随时监测粮堆温度变化的“粮情检测”系统,能够对粮堆有效通风以调节温度湿度的“机械通风”技术,能够高效、安全杀灭储粮害虫的“环流熏蒸”技术,以及能够及时降低粮堆温度的“谷物冷却”技术。

  此外,覆盖直属库所有储粮仓房的高清摄像头,让仓内情况一目了然。“高清摄像头放大后,一个蚂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姜玉升说。

走进“大国粮仓”:不忘初心稳市场 科技加身保粮安
中央储备粮榆树直属库有限公司粮仓 吕盛楠 摄

  事实上,中储粮集团公司吉林分公司辖区直属企业现已全部完成了智能化粮库建设。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吉林分公司辖区5300余个高清摄像头覆盖了直属库、分库的所有仓房和库区重点安防部位。

  在吉林分公司,不用出门,24小时随时可以看到70余个直属企业的仓内、仓外实况,仓里有没有粮,粮面平整不平整,仓房密闭情况如何,有没有虫,有没有结露,每个点的温度是多少度,均一目了然。

  “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这‘两个确保’是我们的根本。”一位中储粮集团公司吉林分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完)

 

 

编辑:admin

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热点图文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传媒网主办 Copyright © 2012 www.zgxwc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B座 业务QQ:171726417
投稿邮箱:1717264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