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来临了,为保证高考顺利进行,全国警方出动28万余人次,排查生产经营通讯电子产品单位2.3万余家,破获各类涉考案件34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20余人,收缴作弊器材6万余件。
“黑色六月”一直都是高考生和考生家长的深切体会,十年寒窗,整装待发,迎来了所为改变命运的一刻,高考新闻更是屡见不鲜,甚至有很多的家长孩子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就在这样堪比生命珍贵的升学考试面前,为了确保高考的顺利进行,全国各地就扩大宣传公平公正的原理,加紧奋战,坚决杜绝发生任何泄密事件,坚决整肃考风考纪,并开展了各种专项整治行动,以确保高考的良好环境和秩序。
然而,每年高考之后,总是会爆出让人震惊的数据,河南查出25名高考替考者,抄袭作弊考生31人;山东查处高考违纪作弊63人等等,屡见不鲜的高考作弊被抓新闻,严厉的惩处结果,却丝毫影响不到一个山西省交口县城的“嚣张助考”。而这些助考的对象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官员子弟以及各地“移民”而来的富豪子弟。更令人吃惊的是,山西交口县这样置法律于不顾,“大张旗鼓”助考的现象竟长达数年。而派去实地调查此事的记者更是爆出被“执法机关”排查。
买卖高科技“作弊工具”接收答案真身竟是“橡皮擦”
据知情人透露,当地一些富豪或是官员在山西交口县与贩卖高科技“作弊工具”及答案的人接头。“嘟、嘟、嘟”三声敲门声,一个穿着整齐而且都是名牌的老板打开了房间门,“您是陈老板(化名)吧,我是“某某老师”(化名)介绍给您送考试工具的。”一个高鼻梁上驾着眼镜的年轻人说到,并从自己的背包中拿出了一个屏显类“橡皮擦”的塑料东西,“这就是你们购买的考试仪器,你们检验一下,我还要到其他酒店去送货。”
陈老板小心翼翼地拿起“橡皮擦”左右打量,并跟这位“眼镜”说到:“这个工具没有问题吧,你先给我们试验一番”,“眼镜”很熟练地给陈老板试验了一番,并嘱咐需要注意些什么。在短短的交谈之后,双方就考试工具和答案谈成了最后的“交易价格”,陈老板也很“爽快”地拿出了一沓钞票支付给了“眼镜”。随后,这位送货者又到了下一个酒店继续“接头”交易。
据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些购买高科技作弊工具的多为出手很阔绰的人,或者是当地一些职能部门的官员,而且这些人的孩子们多是学习成绩较差。让记者吃惊的是一位购买高科技作弊工具和答案的家长如是说:“现在只要是能考上学校,采用什么方式无所谓,况且交口县一些学校老师、县里都知道这些,因为考得成绩好对老师、学校以及县政府都是好事”。
记者追踪考场报道受阻遭当地公安排查
2012年6月8日上午,这个高考的第二天,山西交口县一中门口对面的马路上各种轿车“堆满”了。家长们有的谈论着今年的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有的在那里沉思。当然有一部分家长是谈笑风生,因为他们“得意”无论试题难易,自己的孩子定能考上如意的学校。在离山西交口县一中考试现场约1000米处,几辆黑色轿车不时地转悠。据知情人告知,这些车辆就是在考场外发射答案信息的。车内的年轻人有的忙于“设备”的架设,有的小伙子打开轿车发动机箱盖把两根铜线与轿车发动机搭接起来,有的年轻人在轿车内打开笔记本以及防屏蔽的功率器,并开始调试“机器”的运作。知情人上前询问:“这是干嘛了?”年青人两眼怒目,“我们在弄笔记本看电影了,等考生的了,没什么事情!”随后,满脸横肉的胖子很不满意地上前盘问,另一位高个子年轻人很警觉地看着询问人,并最后把笔记本放在了轿车座子上,下车查看周边情况。
据一位购买高科技“作弊工具”及答案的家长向记者透漏,在购买工具之时就已经约定好:“考试开始后一个小时,向考生传递考试答案的信息。”记者反问:“不是每一个考点都有屏蔽仪器吗?”这位家长很不屑的说:“发射答案信息的人家的科技更高,比如说考场的屏蔽的功率是50HZ,人家们的反屏蔽的仪器的功率就是100HZ。”
为了验证这位知情人所言,记者也在考试之前购买了一个高科技作弊工具---“橡皮擦”,在山西交口一中考试地点的外面,记者亲身体验了考生和贩卖作弊工具者的“约定”。当考试刚刚满一个小时多一点,记者手里握的“橡皮擦”有了“动静”,当天考试的科目是文综,记者的“橡皮擦”不断地收到发来的答案信息。在剩下的一个半的考试时间里,这个“橡皮擦”接受信息的是截止到考试结束的半小时,发射答案信息的人,也很人性化地给考生留出了半个小时涂写答题卡的时间。
考试的铃声如约而至,记者凑近走出考场的考生,一些考生手里牢牢地攥着一个“橡皮擦”,并相互交流道:“你们都抄上了吧,我们那个考场进门时候就没有仔细查我,而是很随便的查了查,不过其他的考生查的比较严格。”一个发型很别致的学生声音很洪亮地说到:“我爸早已跟监考老师打好招呼了,我的每节考试都要照顾。”也有一些考生似乎没有考好,或者说是考试状态不佳,一言不发只是跟着家长默默地走着。
就此,记者给山西交口县新闻办主任进行了反映,新闻办主任称:分管教育的县长和教育局局长都在现场了。在记者再次回到高考现场后,遭到一辆丰田霸道的越野车(车号为晋JG5369)拦截,车上下来5名男子将记者的车团团围住,三人强行上了记者所驾驶的车辆,两人在车外“把守”,其中一人给记者出示了警官证,告知记者,我们是县公安局的,你们了解到什么情况?当记者称没有了解到什么情况时,这几名便衣“警察”便准备撤离。记者问及谁派你们来的时,李警官称:县里有领导打招呼了,我们过来看看,你们不要瞎糊闹……
调查再爆惊天内幕数年高考作弊致考生千里“移民”
记者在山西交口调查采访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称,交口县有那么多外地人来报名参加高考,最主要的原因是交口县多年的高考作弊,让这些人感觉到了“甜头”。现在高考竞争如此激励,而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飞出山窝的“金凤凰”,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要“移民”到交口县参加高考。
为了证实这位干部的说法,记者联系到了曾经2010年“移民”到交口县参加高考的学生。王利(化名)告诉记者,他是山西忻州地区的一位学生,当年从亲戚朋友处获知,山西交口县高考相当松弛,而且有官方参与其中,所以为了能上一所好大学,他就做了假户口就在交口县参加了高考,最后“如愿以偿”地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北京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称,这些高考“移民”的孩子实际是也就是“高考候鸟”,他们是随着高考季节的来临而“飞来飞去”。他还告诉记者,山西交口县的高考“移民”大量挤占了本地考生的资源,而且严重侵犯了该地考生的切身利益。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移民”是参与当地的高考作弊,这样以来就加重了交口县高考作弊恶性循环,明显暴露出当地政府对教育的不重视,只是为了“教育政绩”而已。
面对多方面的关注,交口县教育局局长“理直气壮”地说“你们该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该抓谁就抓谁。”但是山西交口县多年高考作弊,多年高考“移民”都在高考强大的严打中销声匿迹,没有被披露出来,更别说有相关领导被问责,这一系列的问题更是疑点重重。
早在2009年3月,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指使、组织或参与组织“高考移民”活动,为考生伪造或违规办理户籍迁移、中学学籍档案的考试工作人员,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的相应规定进行处理。每位进入考点的考生均需凭准考证入场,考场内无声钟、金属探测仪、屏蔽器及高清摄像头等高科技防作弊设备一一亮相高考考场,甚至有的省份配备了指纹监测仪,以防“枪手替考”,然而如此严谨、公平、公正的考试竟然在一些地方仍然是黑幕重重。
2012年中国高考进行改革,但是严防“高考移民”仍然是重中之重。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考生户籍须在该地三年以上,且高中阶段连续在该地就读三年,取得完整的高中学籍档案。而且要求2012年普通高考报名均采用网上报名及现场信息确认的方式进行,在进行现场信息确认时,审查考生的姓名、性别、族别、户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均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为准。
然而,山西交口县不但“顶风”国务院、教育部的高考政策,反而是各级职能部门层层弄虚作假,为“高考移民”大开绿灯,默许甚至无视考场作弊行为。那么山西交口县“高考移民”“松弛监考”又是谁在纵容呢?
2009年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可谓是震惊全国,之所以让人吃惊是因为不仅仅是利用高科技的作弊工具,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2012年的高考,山西交口县又一次复制了2009年吉林松原的情形,不仅高科技作弊工具买卖猖狂,而且是当地教育工作者甚至其一些官员参与其中。记者报道受阻,排查人员口中的“不要胡闹”,层层跌宕起伏,那么山西交口县的这次舞弊案国家又是如何查处呢?具山西交口县新闻办主任称,高考当天,山西交口县分管教育的县长、教育局局长都在现场,难道他们二位领导也属于默许的参与人员?如此猖狂的高考作弊,在场的监管领导都发现不了?是高考作弊的高科技手段太高明?还是有更大的领导参与?所谓的“打招呼”又是怎样的状况?或是另有隐情?记者将继续关注!
(注:文中姓名按应访者要求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