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泸州7月30日电 (周亚强)记者今日从四川省泸州市交警部门获悉,该市交警系统将正式启动名为“田七”的“清淤保畅”行动。根据相关方案,交警部门将全面收集社会各界关于泸州辖区内设置不规范、不标准的限速标志意见。同时,驾驶员和社会人士也可提出对于路段限速的期望时速,供相关部门参考综合。
作为四川南部首座“双百”城市,泸州城市人口已达100万。泸州市交警部门通报,该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6万辆,且以每日117辆的速度快速递增。泸州市交警支队长舒建平表示,为解决广大市民最关心的车辆速度控制与监测工作问题,更好适应道路畅通要求,泸州将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的前提下,全面修订辖区范围内车辆速度限定标准方法、监测设施方式,实现车辆限速标准科学、合理,提高交通效率。
对此,四川警察学院交管系教授欧居尚表示,道路限速主要根据设计时速、科学测量和路段实际情况进行制动。泸州的限速标准很多停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而随着道路升级改造的完成以及汽车性能的提高,不少路段的限速和标识已经不具有科学指导性,对于城市的畅通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此次整治行动将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关于交通设备设置不规范、交通限速标志存在的问题进行清理查找。除此之外,驾驶员还可根据自己对路况的熟悉情况,提出各路段的限速期望,供相关部门进行科学论证。交警部门将根据清理排查和征求意见,对确实存在的监控问题和限速标志进行整改,以实现科学性的畅通标准。
对于向驾驶员征求道路限速的期望值,欧居尚教授认为,这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只是还需要综合住建、交通、交警等部门的综合科学依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