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画家所处的自然环境、艺术理念、师承关系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从目中山水到笔下山水必生各异。
山水画自五代北宋始分南北方两大风格流派,在北方以荆浩、关仝和范宽为代表,画中山水峻拔、劲挺、深厚,笔意枯老具有雄润伟美的气格;而江南山水则以董源为宗,画中峰峦重叠、云雾明晦、湖泊遍布,笔意润泽华滋,具有清逸秀润之美,后继者各师其宗径渭分明。如今交通便利发达已无东西南北之闭,画家亦见多识广,目及天下山水搜于胸中,依着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喜好自创山水画。南京周奇峰是位艺融南北的金陵山水画又一家。
奇峰成长发展于金陵,深受金陵山水各家画法之影响,但他喜作北方山体山势重山峻岭、绝壁悬崖,颇有荆浩与范宽的造境和笔意,芝麻、雨点皴、间施披麻皴法,奇峰笔下多奇峰。他生活在江南,举目皆是峰峦出没林木茂盛、郁郁葱葱、洲渚映掩、渔村农家、一片宁静、安详平和的江南水乡,景色是令人神往的精神家园,为奇峰的山水画创作提供了源泉。
奇峰的山水画造境多采取南北方山水体貌,不受地域真山水之制约,这表明他已经超越目中山水并升华为胸中山水的创作,这是一个艺术创作的飞跃。如清人石涛所言“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山水画家的一个高境界。如果画家不仅描绘自然山水的外在物质性体貌,更深入的感悟自然之内在的生命气质,以自己的理想和思想感情投入其中,以“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
与山水共鸣,借山水传达自己的理想与思想感情、尽情抒写自己的胸中之情意,这样的山水画才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本质所在。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博大精深的意境,观赏者神游其间而无限畅神悦目。
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语言是笔墨。古人视作画如作文,用笔如造句,用墨如文中词藻,用笔求其形象之骨气,用墨以显示画之韵致。
如果比喻笔是画之骨,那么墨就是画之肉,而色彩则是画之肤。山水画气质求苍润,苍是用笔,而润则是由墨彩而生。山水画家能做到笔下生骨气,墨彩有韵致,那作品就达到气韵生动的至高境界。
在奇峰的山水画中善用笔与墨,水墨交融,淋漓尽致。所以他所营造的山势山体富有骨气与灵魂。
奇峰是位能静下心来,不甘寂寞,认真从艺的山水画家,不浮不躁能取南北大家之长,融于自己的画法之中,具备了厚实的山水画表现方法与基础,恰当的把握“师古人”同时“师自然”。他多次外出写生,走遍名山大川,亲历大自然真山水、感悟自然之生命气质真谛、求其独创,用自己的翅膀在艺术天空飞翔。
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山水画家周奇峰简介
周奇峰,1960年生于江苏南京。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德山水画研究会会员,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山水画研究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中原书画院客座教授、南京馨竹轩书画院副院长。
师从江苏省美术馆国家一级美术师洪谷子先生以及金陵名家魏万清教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类画展,并有获奖,与洪谷子先生合作“锦绣高淳”9.5米*4.5米巨幅山水为“金陵之最”。
2009年参加全国“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荣获创新奖,并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称号。2009年作品入选“盛世金陵.魅力南京”书画展,入选南京市美协迎春画展。2012年参加全国“第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荣获“三百家奖”,作品被组委会收藏,同时被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同年参加全国“第七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荣获”百强奖“,作品被组委会收藏,同时被授予“海峡两岸书画交流爱心艺术家”荣誉称号。2013年“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书画百杰——周奇峰山水画作品选》画册。
左庄伟 作于癸巳春日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美术理论家 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