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万明晃晃的“黄背心”涌动在法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马克龙下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燃油税的上涨最终让民众的不满集中迸发,而马克龙的支持率也在抗议声中跌到谷底。在站上法国总统高位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像是这位年轻总统的名片,但如此次抗议燃油税一般,反对的声音也始终不断。一边是国内改革的举步维艰,一边是美欧、法德等复杂关系之间的进退维谷,如今的马克龙似乎已经不如当年那般意气风发了。
“黄背心”风波
马克龙这一次捅了“大篓子”。据《欧洲时报》报道称,当地时间18日,法国抗议燃油税上涨的示威活动仍在继续。17日一早,法国全境便按照预期开始了“黄背心”运动,示威者穿着标志性的黄背心在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出口及停车场等地设置人肉路障,来抗议攀升的油价。根据法国内政部的统计,当天全国发生了1500多场示威游行活动,约有28万人参与,其中227人受伤,1人死亡,另有52名示威者被捕。
根据法新社的报道,目前柴油仍然是法国人驾车的常用燃料,而柴油的价格却在过去1年中上涨了23%,现在的价格约为1.51欧元/升,成为2000年来的最高价。而为了履行《巴黎气候协议》的承诺,马克龙下令从明年开始,对每升柴油和汽油分别征收7.6%和3.9%的碳税,这使得这两种油的价格每升上涨6.5欧分和2.9欧分。
马克龙对于燃油税上调的解释是为了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这一点并不意外,毕竟早在马克龙去年5月当选的时候,就曾透露他支持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32%,而对于传统能源,马克龙也称未来5年内将关闭法国所有燃煤电站,并停止发放碳氢化合物勘探许可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范郑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马克龙政府是一届外交优先向的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而在今年8月末,法国环保部长的辞职也反衬出了法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力度及推进程度有限,因此马克龙必须要有所作为回应批评。而提高燃油税一方面是全球能源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支援发展新能源的考量。
富人总统
与抗议示威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克龙“跌跌不休”的支持率。法国民调机构Ifop11月9日-17日对近2000人所做的调查显示,马克龙的人气再次下滑,目前只有25%的受访者对马克龙的施政成果表示支持,而这已经是他2017年上任以来的支持率新低点。
“黄背心”只是加速马克龙支持率下滑的一个推手,抗议示威对马克龙而言似乎也已经见惯不怪,毕竟在这之前,马克龙已经在许多方面动了很多人的奶酪。今年4月,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以下简称“法铁”)工人大罢工开始了,据法国国铁公司总裁纪尧姆·佩皮说,这场罢工可能使国铁每天损失2000万欧元收入。
“你可以抱怨,但阻挡不了整个国家。”马克龙在声势浩大的抗议面前再次重申了他的决心,而在这种场面之前,马克龙早已轻车熟路。法铁改革只是马克龙上任后推行的劳动力市场改革计划的一部分,在此之前,马克龙还有意松绑现有劳动法对企业雇工权的种种限制,让企业能够更加容易地雇佣和解雇工人,以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提升法国经济活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范郑杰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对于法国总统而言,在执政一年之后,来自于民众的不满情绪都会上升,历届总统都是这样,至于马克龙他的民意下跌确实要比他的“前任”更大,这实际上取决于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马克龙的改革先是动了工会的奶酪,继而是国营部门,再到如今燃油税涉及了普通民众的利益,影响支持率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在于马克龙的执政风格颇有些‘富人总统’的意味,包括银行家的背景、独裁的风格都会对其个人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范郑杰如此解释道。
新轴心困境
国内的麻烦事儿没能困住马克龙,在国际的舞台上,马克龙似乎一如往常般神采奕奕。当地时间18日,访问德国的马克龙还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称,将就欧元区改革、数字税、欧洲防务等话题进行磋商,双方还将讨论签订新的《爱丽舍宫条约》。
《爱丽舍宫条约》像是一个标志,1963年法德领导人签署了《爱丽舍宫条约》,“法德轴心”正式形成。而今,新的《爱丽舍宫条约》正对着“法德新轴心”以及新的欧洲一体化进程,马克龙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欧元区改革是马克龙的一块心病。今年6月,默克尔首度公开表态,对马克龙去年提出的部分欧元区改革方案表示支持。然而不巧的是,默克尔却在10月29日宣布放弃连任党主席。今年5月初,欧元区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一季度欧元区GDP初值同比增长2.5%,创2016年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而法德能走向彼此还有一个始终无法避开的人——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经的“忘年交”之间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马克龙近日呼吁建立一支“真正的欧洲军队”,而特朗普在巴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年纪念仪式后回国,紧接着13日便在社交媒体上连发5条推文,批评马克龙的防务和贸易政策。
范郑杰称,马克龙作为亲欧的代言人,对自由开放的支持与持民粹单边主义思想的特朗普形成了对立,必然要表达他对美国的不满。但不可否认的是,欧美的深层关系没有变,大西洋关系本质没有变。而马克龙想要在欧盟做的很多事情,包括共同防务、边境检查方面是有一定成果的,法国国内经济状况很难支持马克龙独自做出行动,因此必然要得到德国的支持,但而今默克尔政府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因此马克龙也只能不断发出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