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在线投稿
站内查询:
当前位置:中国新闻传媒网 >> 新闻播报 >> 浏览文章
D&G“辱华门”背后劣迹斑斑:曾因质量问题在中国被罚
日期:2018年11月22日 来源:中国商网 作者:佚名 点击: 
 
 

D&G“辱华门”背后劣迹斑斑:曾因质量问题在中国被罚

D&G广告片视频截图

明星退出、模特罢演、时装秀改期……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Dolce&Gabbana,以下简称D&G)涉嫌辱华一事掀起了巨大的舆论反响。

事情的起因是D&G前不久拍摄了一段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意大利经典饮食相结合的广告宣传片,标题为“起筷吃饭”。视频中,穿着D&G的中国女孩坐在中国餐馆中,尝试用筷子品尝超大尺码的三种意大利美食。

片中的旁白所用的“中式发音”、傲慢的语气以及中国模特用奇怪的姿势使用筷子吃Pizza、意大利式甜卷等片段被网友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嫌疑。更有网友认为选择这位小眼睛的模特来出镜完全是对中国人的误解和歧视,在国内社交媒体引发广泛争议。

后来这些视频在品牌官方微博上被删除,但该视频依旧在其官方Instagram和Facebook账号上,舆论持续发酵。

值得注意的是,当网友向D&G创始人斯蒂芬诺·嘉班纳(Stefano Gabbana)的账号发出私信提出意见时,却引来他气急败坏的辱骂,称在微博上删除视频并非他本意,而是团队作出的“愚蠢决定”。紧接着发出了一系列对中国的不满,并且用“今后的所有采访中我都会说中国是屎之国”、“没有你们我们也能卖得很好”等言论对网友进行挑衅。

聊天记录在微博上被曝光后,网友们愤怒不已。舆论发酵后,斯蒂芬诺·嘉班纳在Instagram上表示,自己的Instagram账号被盗,上述聊天记录均不是本人。“我爱中国中国文化,我对发生的一切感到抱歉。”

11月21日下午,D&G官方微博回应此事称:Dolce&Gabbana的官方Intragram账号和Stefano Gabbana的Instagram账号被盗,我们已经立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们为这些不实言论给中国中国人民造成的影响和伤害道歉。我们对中国中国文化始终一贯的热爱与尊重。

但这些道歉并未获得网友谅解。因为斯蒂芬诺·嘉班纳可谓“劣迹斑斑”,经常在社交网络上掐架,这样为网友的截图增加了可信度。

在网友激烈的声讨下,包括章子怡、陈坤、李冰冰、黄晓明、王俊凯、霍思燕等中国艺人,纷纷在微博发声,宣布退出原定于21日晚上在上海举办的D&G时装秀。据悉,刚刚抵达上海的陈坤直接飞回北京,粉丝接机变送机。李冰冰、黄晓明、霍思燕以及D&G代言人王俊凯和迪丽热巴等中国艺人,东方宾利等中国模特公司,纷纷在微博发声,宣布不会出席时装秀。

21日下午3时左右,D&G表示原定于21日晚的大秀确认取消。紧接着在下午5时许,D&G官方微博又发布消息称,大秀并非取消,而是改期。

值得注意的是,打着“DGLovesChina”的旗号,早在半个月前,D&G便为这场大秀预热,最终一场被寄予厚望的盛会成为公关灾难。对于志在扩展中国市场的D&G来说,品牌元气大伤。

对此,共青团中央微博评论称,我们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同时在华经营的外国企业也应当尊重中国,尊重中国人民。这也是任何企业到其他国家投资兴业、开展合作最起码的遵循。

有业内人士指出,纵观事件发生过程,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标志性的事件,也是有史以来商业品牌因为“自己作死”而惹出的最严重公关危机的案例之一。另有媒体指出,此次D&G事件足以载入年度“公关车祸现场”的史册。

公开资料显示,D&G公司创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意大利米兰。今天已成为在奢侈品领域中最主要的国际集团之一。杜嘉班纳(Dolce&Gabbana)的品牌名称取自2位意大利设计师的名字,杜梅尼科·多尔奇(Domenico Dolce)和这次“大放厥词”的斯蒂芬诺·嘉班纳。

这个品牌主要以其华丽复古感强烈的西西里风情而著称,近两年在开拓中国市场时,擅于利用流量明星举办活动、参与走秀来制造热度话题。去年6月,TFboys成员王俊凯成为D&G2018春夏男装系列的开场模特,同时王俊凯和另一位流量明星迪丽热巴担任该品牌亚太区品牌大使。

不过,21日晚间迪丽热巴工作室发表声明表示,公司已向D&G品牌发出函告:自今日起,公司及迪丽热巴正式终止与D&G品牌的合作。此外,王俊凯也发表声明宣布解约。

实际上,志在取悦中国消费者的D&G,在宣传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出“昏招”。

类似的事情在2017年4月早已发生过,D&G在微博上发了一系列标签为“#DG爱中国#”的营销视频和硬照,模特穿着D&G的时装,站在天安门和老城区里,朴素的路人融入其中。不过这组照片却在微博上引起轩然大波,被认为有故意丑化中国人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D&G在中国的实体公司“多喜佳伴纳服饰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在2016年和2017曾因质量类问题被罚。其中2017年在生产销售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4.65万元。

 
编辑:admin

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热点图文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传媒网主办 Copyright © 2012 www.zgxwc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B座 业务QQ:171726417
投稿邮箱:1717264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