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局窝案后反思灰色背景
要进行全面的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考核车行,规范出租车司机准入;二是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要重新思考,一些权力要下放;还有是“打黑”工作的改革,要调整打击“黑车”的管理体制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伊曼|甘肃兰州报道 2012年5月7日,刚刚“退居二线”的兰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前任局长颜承鲁突然被兰州市检察院带走“协助调查”。
与此同时,兰州市交通局前副局长、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简称城运处)处长杜明飞也被检察院办案人员带走。杜明飞在2个多月前刚刚获得升迁,调任兰州市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
20多天以后,在上班时间,交通局城运处处长助理、稽查大队大队长朱连成亦被戴上手铐,从交通局位于永昌路321号的城运处办公楼里被带走。
接下来的6月,财务科长、综合科长、运输科长分别被带走,其间,该处的干部有些人被“请”到检察院,或者就在办公楼里接受办案人员的询问。
兰州市检察院一位工作人员向《瞭望东方周刊》透露,这是检察院反贪局所办的案件,几位被带走的官员已经正式批捕。因为案件还处在侦查阶段,细节不能公开。
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搜查时,从颜承鲁家里即发现现金上千万元,他挪用公款为儿子买的一套房产亦被没收。
记者同时了解到,兰州交通局正着手进行全面的管理体制改革,针对社会诟病和质疑的关键点,形成一套规范管理的思路,力争消除管理运行的灰色背景。
“接下来要形成一套规范管理的思路”
虽然表达了“清者自清,坦然面对,干好本职工作”等基本态度,但兰州市交通局的多名干部均向本刊记者讲述了多层次的复杂心情---一方面,眼看着朝夕相处的同事突然出事,且都是有家有口,尚不知结果如何,难免有惋惜之心;另一方面,自己,包括家人、朋友,突然间卷入一场言论漩涡,要面对各种揣测、询问,甚至误解,深感委屈。
比如城运处90多人中,出事的有4个人,民间舆论则传播成“连锅端”,原本就怀疑他们与出租车公司、黑车行业有利益输送的一些人,比如一些出租车司机,则言之凿凿地骂整个部门。
2月16日才从皋兰县委副书记的位置上调过来的现任交通局长李文生对本刊记者说:“检察院办案是依法公正的,我们认识也很清楚。我们的干部,没有问题心里很踏实,有问题的应该接受配合。到现在为止,检察院还没有给我们通报结论,具体什么情况,我们也不清楚,结论出来之前,我们也没有办法发表意见。我来之后,觉得大家工作都很尽心,不管过去什么情况,对我们来说,作为交通部门,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他表示,接下来要形成一套规范管理的思路,包括对出租车行业,要进行全面的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考核车行,规范出租车司机准入;二是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要重新思考,一些权力要下放;还有“打黑”工作的改革,要调整打击“黑车”的管理体制。
本刊记者在采访多位出租车司机、黑车司机及出租车企业主的时候了解到,这几个面临改革的关键点,也是受诟病和质疑的所在。
兰州市纪委一位干部向本刊记者透露,2010年,交通局的另一下属部门---交通运输管理处(简称运管处)有几名干部因违规办证被纪委调查时,他们就已经发现了颜承鲁、杜明飞等人涉嫌贪腐的线索。当时因证据不足没有立案,但相关线索与当时已经确定的运管处案件一并移交检察院。颜、杜等人一开始还有些紧张,后来逐渐放松了警惕。而这一次,纪委并未参与,也没有走任何“双规”之类的程序,检察院拿实了证据直接抓人。
当时发现的线索,是这些领导或许与车行存在利益输送。
“今后这一块的核查认定由公司自己来做”
因为案件尚在调查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几家出租车行老板、管理人员均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他们中有人已经配合了检察院的调查询问。
其中一名企业主已在出租车行业经营近20年,经历了兰州市出租业的种种变迁。他告诉本刊记者,虽然出租车行业的矛盾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但兰州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
他说,一般人可能认为车行以“行政特许”空手套白狼,坐收“垄断”之利,但实际上在这种行政管理模式下,企业丧失了不少自主权,增加了成本和障碍,也为行政权力的膨胀和腐败提供了温床。
“丧失自主权”具体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从承租金定价到司机接受的投诉处罚,没有弹性。
比如说,不同价位、不同新旧的车,承租金都统一按照3945元收取,就造成了“有关系的开新车,没关系的开旧车”,于是就有一些司机为了拿到新车指标到处托关系找路子,就有了各种主管官员打电话递条子。
本刊记者采访的数十位来自交通、奔马、海洋、三运、大桥、德祥、友谊、南巡等车行的出租车司机,凡在近两年承租新车的司机,基本都多交了1万至4万元不等的费用给“中间人”,以获得有限的名额。企业没办法与每个出租车司机自主商议承租价,解释清楚明细,也不能每年根据具体的市场物价行情调整变动,使司机和公司之间的猜忌和矛盾加剧。
“企业甚至连核实乘客投诉的权利都没有。”一名企业主对本刊记者说,“我们基本每天都会接到城运处打来的电话---你们车牌号多少的司机,被乘客电话投诉,你们交500块钱罚款过来??不给解释的机会,也不核实。全市6000多辆出租车,他们稽查大队20多个人也没力量去核实。有一次一个司机觉得委屈,就去找稽查大队大队长朱连成解释,结果被他从办公室骂出来??现在好些了,前不久我们去开会,交通局说要改革,今后这一块的核查认定工作交由公司自己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