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在线投稿
站内查询:
当前位置:中国新闻传媒网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农村集贸市场诸多问题高发 假冒伪劣、“三无”产品大行其道
日期:2018年10月31日 来源:中国商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核心提示: 10月31日,中消协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开展的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情况。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张涛)10月31日,中消协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开展的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情况。中消协组织的调查显示,由于农村集贸市场在质量管控、卫生安全、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缺斤短两以及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多发,农村消费者对于农村集贸市场满意度不高。

这是中消协根据“品质消费美好生活”年主题工作安排,于2018年5月至9月针对农村消费市场深入开展的一次专项调查体验活动。调查分为实地体验式调查和消费者感知调查两种方式。实地体验式调查中,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共实地体验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1个地市(区)的155个农村集贸市场。消费者感知调查中,由调查人员随机选取进入农村集贸市场的当地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农村集贸市场的感知以及对农村消费的意见和建议,共完成4,846份消费者感知调查有效样本。

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依然是主要问题

调查体验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村集贸市场实地体验评价得分67.12分,处于及格水平。华东和华南得分相对较高,东北和西南得分相对较低。调查体验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集贸市场涉嫌假冒产品和“三无”产品问题发生率高,1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有87个市场存在涉嫌假冒产品,73个市场存在“三无”产品, 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二是农村集贸市场内部管理和设施配置不足,近六成市场内缺乏专门的管理制度,公平秤和消防设施普及率均不足三成,流动性市场表现更差。三是超过七成的农村集贸市场存在儿童玩具安全隐患,超四成市场存在婴幼儿服装安全隐患。    

报告显示,市场“三无”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为47.1%,而涉嫌假冒产品违规发生率更是高达56.13%,伪劣产品涉嫌违规发生率则为27.74%。其中,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的品类主要集中在服装、食品、化妆品等方面。

根据报告,聚焦到所调查的农村集贸市场商品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来看,受访者认为“假冒伪劣产品”仍然是最主要的问题,占比达到23.35%。其次是虚假宣传产品,占比19.88%,价格不合理、“三无”产品、过期产品等问题占比分别为17.93%、16.79%和15.18%,差异相对较小。分析发现,从大区来说,东北大区各问题商品涉嫌违规发生率较高,华南大区和华东大区问题商品涉嫌违规发生率较低。

 

农村集贸市场诸多问题高发 假冒伪劣、“三无”产品大行其道

 

 建议从六个方面加强管理

针对调查体验发现的问题,中消协表示,将把有关问题线索移交相关政府部门并向相关被调查市场发出整改建议函,督促农村集贸市场整改提高,更好服务广大农村消费者。

中消协建议,应从六个方面来全面加强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

强化市场制度建设开展制度上墙、措施落地行动。按照规范统一的市场建设要求,明确农村集贸市场开办的基本条件,针对不同类型市场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利用突击检查、定期巡查、第三方监测、消费者投诉举报等多种方式,查验农村集贸市场管理制度制定情况和措施责任落实情况,特别关注涉及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价格计量、卫生消防、经营秩序以及现场投诉等相关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是进一步做好农村集贸市场分类建设,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发挥大型商贸企业或电商平台在货源管理、质量监控、物流配送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分类建设市区、城乡结合部、乡镇固定场所综合集贸市场,规范建设农村社区流动性集贸市场,推动商务规划、市场监管、交管消防、城管税务、卫生防疫以及街道社区等协同监管服务。  

是坚守质量安全底线,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市场管理方和经营者是农村集贸市场消费维权第一责任人,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质量安全放到生产经营的优先位置,强化安全巡查、质量跟踪、价格公示和秩序管理,优化市场内不同种类商品的分区布点,杜绝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严格规范农村自产自销食品,消除不安全隐患。

四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市场监管力量与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农村集贸市场专项整治。推动各农村集贸市场建立健全管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监督员队伍,发挥市场管理方、经营者和消费者等主动参与市场日常管理和监督反馈工作的积极性,共同服务农村消费者;组织开展农村集贸市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通过联合执法、统一收缴、公开销毁等手段,对假冒伪劣、三无产品和虚假宣传问题进行有效打击,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私搭乱建等公共安全隐患进行摸底排查,将专项整治成果及时在市场公示并向社会通报,同时,加大对典型问题、典型案件的惩戒力度,充分发挥信用监管的震慑作用。

五是大力推广农村集贸市场示范点建设。根据农村消费特点和消费升级需要,探索建立以商品供给、经营环境和消费维权等为重点的消费者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农村集贸市场调查评价,结合行政监管执法信息,发现和培育一批消费者满意的示范市场,总结和交流市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六是做好农村消费教育,提升品质消费意识。对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倾注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汇聚更多资源以通俗易懂、方便易达的方式,让农村消费者在日常消费场景中接受良好消费教育,培育质量安全意识、商标品牌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维权法律意识。

 

 

编辑:admin

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热点图文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传媒网主办 Copyright © 2012 www.zgxwc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B座 业务QQ:171726417
投稿邮箱:1717264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