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3月30日电(高峰毅 焦瑾琦)“请您在乘坐缆车的时候,不要用火,不要随地扔烟头!”3月30日,五台山著名景点黛螺顶山下的索道公司,佩戴“护林防火”臂章的工作人员一边引导前往小朝台的游客有序安全地乘坐缆车,一边耐心地嘱咐着。黛螺顶紧连东台顶,山脉绵延,林木丛生,寺院隐藏在松柏之中,如果用火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山在绿中、庙在树中、人在画中。”这一直是五台山自然美景的写照,但一到冬春季节,尽管美景依然,防火安全却成了头等大事。笔者看到,通往五台山风景区各大景点、村庄的每一条道路、山口和街头巷尾,到处是防火员巡逻的身影,到处是防火的标语,宣传防火的播音此起彼伏。五台山防火已进入临战警戒状态。
今年开春以来,地处华北屋脊的五台山地区天气一直以晴为主,而且一个多月没有有效降水,风干物燥,火险一触即发。清明节马上来临,进山旅游祈福、踏青扫墓的人员将明显增多,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加大,护林护庙防火形势非常严峻。为此,五台山全民动员,对全景区展开了篦梳式排查,不留死角地全面铺开了特险期保寺护林防火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安全是旅游景区的第一生命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人、景区党委副书记赵全洲介绍,指挥部在日前下达了三条指令:一是严格措施,排查隐患,确保景区无火患死角。要求各单位要对本单位辖区防火工作进行回头看,查漏补遗,认真的梳理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处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解决,确保辖区内无火灾隐患盲区。二是严格落实护林防火责任状,做好特险期的护林防火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全员上岗,严阵以待,加强值班,重点地段24小时全天候有人值守,同时要广宣传、多发动,进一步落实责任,形成防火高压态势。三是进一步落实“三知四落实”(知底、知情、知责,人员落实、队伍落实、物资落实、机构落实)机制。从3月29日至4月10日,机关单位包村干部必须全部到岗到位,护林员包坟头、包山头、包地头;护林防火稽查队、消防、武警、公安特警和台怀镇、金岗库乡的应急分队要全部进入防火一级战备状态,确保五台山景区平安度汛。
据了解,该景区内所有单位、寺院、酒店、村庄等都进一步完善了防火应急预案,配备了专职护林员,公安、武警、消防大队组织了防火应急演练,景区建设局对所有建筑工地进行了防火督查,宗教文物局牵头对景区内在野外散居的僧尼进行了排查和清理,乡镇村委对老人、小孩和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加强了监控,并与监护人和户主签订了责任状和家庭防火保证书。此外,景区还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将护林防火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了年度考评的依据,从而为景区保寺护林防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台怀镇党委书记兼镇长戎智信和金岗库乡的党委书记刘文伟均表示,全体党员干部坚决严防死守,做到村村有人包,山山有人护,处处有人守决不让火灾隐患有机可乘。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遗产地的五台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林地3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不仅境内有弥足珍贵、上亿年形成的亚高山草甸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景区内寺庙林立、文物荟萃,迄今仍保存着北魏、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寺庙建筑68处以及石雕、木雕、彩塑与壁画,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