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展示享誉国内外“拉面经济强县”的风采,探讨化隆拉面百折不挠、永远向前的精神对化隆改革开放思想观念的启迪和影响,谱写化隆县新时代的崭新篇章,由化隆县人民政府主办,化隆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青海省旅游和文化协会、青海圣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励志微电影《拉面拉出了异国爱情》剧本研讨会5月15日下午在西宁召开。

省作协副主席、化隆县文联主席李成虎
研讨会上,省作协副主席、化隆县文联主席李成虎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创作背景、项目意义和剧本梗概。李成虎表示,《拉面拉出了异国爱情》故事取材于化隆县一名普通拉面匠的真实经历,讲述青海山村走出的拉面匠凭借率真和淳朴,最终赢得一名日本姑娘芳心的故事,而一碗带着“锅气”的牛肉面,将毫无疑问地让整个故事活色生香。为打磨出一部高品质的微电影,主创团队前期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剧组各方面已基本筹备完毕。

青海省文史馆名誉院长,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谢佐
研讨会上,《拉面拉出了异国爱情》的剧本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我省知名专家学者谢佐、赵宗福、井石、马光星和青海拉面行业重要人物马占龙、马玉忠、韩成福、韩进录、马青云等纷纷结合剧本,在情节、人物、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提出许多中肯建议。

民俗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赵宗福
《拉面拉出了异国爱情》主创团队表示,将积极吸纳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尽快做好剧本再加工和修改,努力让作品更加完美,并抢抓拍摄进度,早日让作品与广大观众见面。

青海省作家协会原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井石

青海省餐饮行业协会拉面委员会主席
化隆县工商联主席 韩进录

青海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青海拉面》主编
注册中国烹饪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马占龙
化隆黄河清,儿郎闯四方。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青藏高原上这座偏远的小城,不甘贫穷与落后的第一代化隆拉面人背起行囊,鼓足勇气,决心走出去闯一闯。1988年,厦门经济特区首家化隆拉面店开张营业。从此,化隆拉面人亲帮亲、邻帮邻,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中原大地到京津冀,拉面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青海省文联原创研室主任、著名评论家 马光星

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局长 马玉忠

青海圣影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协会影视分会会长 阿保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协会副秘书长 范宗华

化隆县拉面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韩成福

海东市人民银行办公室主任,作家 包卫平
30年弹指一挥间,一碗拉面已经成长为“拉面经济”。如今,化隆拉面店遍布全国281个大中型城市,数量达到1.5万家,全县从事拉面行业的人数近11万,超过总人口的1/3,占劳动力的60%,“拉面经济”年产值100亿元。在已经脱贫的12万贫困人口中,有9万人通过拉面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一碗牛肉面,从30年前开始破冰前行,一路风雨兼程,一路崎岖坎坷。在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智慧下,正肩负着加快脱贫致富,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化隆以及青海形象和影响力的使命。一碗牛肉拉面,所生发的产业链是巨大的,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空前的。真正是这些贫困农民做到了“六子创业”,即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创了牌子。体现了化隆拉面人勤劳、朴实、创新、乐观的精神,成为新时代改革浪潮中一抹绚丽色彩。使这碗面成了“团结面”、“致富面”、“小康面”、 “幸福面”。而且截止目前,在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沙特、埃及等国家,化隆拉面店已经达到了20多家。 每一家化隆拉面店就像是“一带一路”上的一盏灯,在照亮“拉面经济”前行的路、未来的路,也让中国的拉面文化闪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