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过来都会附上商城的商品推荐,印象当中自己看中的电脑是可以在商城购买并分期付款的。他上网一查,果然看到了该款产品,价格也与该品牌电脑的官方报价相同,7700元的总价,免手续费和利息分12期之后,每个月只要支付600多元,就能立刻用上新电脑了。他一时欣喜,很快就下单购买了。
可是买回来之后,女朋友却抱怨小李不会过日子。原来,相同的电脑在各大电商网站、购物平台上,相比官方价格多少都有几百元的价格优势,往往各自还会有各种促销、让利手段,虽然无法分期购买,但总价的差异还是让小李感到颇为心痛,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货比三家再做决定。
分析:
其实,信用卡往往会有各自的一系列分期产品,主要以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产品为主。而持有多张信用卡的用户会发现,即使是同款商品相同期数,不同银行的定价不尽相同。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分期业务会占用银行的信贷额度,因此各行分期业务的力度不同,且商品供应商的报价也不同,导致同款产品的定价不同。那么,这些价格究竟有无优势呢?
记者浏览并对比了数个银行及电商网站的报价,以目前价格相对较为稳定和透明的苹果iphone4s(16GB)为例,大陆苹果官网的报价是4488元。可在建设银行的龙卡商城,该款手机的全额支付却要4496元,若分12期支付每期为374.67元,总额也是4496元;华夏银行则更贵,不论分1、3、6或12期,总额都是4650元。虽然两家银行分别有一些屏幕贴膜、车载充电器的赠品,但商城售价边上标注的五六千元的“原价参考”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相比之下,也有些信用卡商城的报价比官网便宜。比如平安信用卡网上商城的售价为4448元,可分12期偿还;招行信用卡商城报价为4398元,可分12期偿还。不过,两家银行网站上的“市场价”同样比实际市场价格高出不少。而再去对比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