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在线投稿
站内查询:
当前位置:中国新闻传媒网 >> 新闻播报 >> 浏览文章
商住房如“鸡肋” 为何还有人追捧
日期:2019年01月22日 来源:中国商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如果我现在凑够了首付,肯定马上拿下这套房。”在北京工作的河北人张辉(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即使在知道这套房是“商住房”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打消购买念头。“就相当于买了个商铺,人住在里面。虽然产权年限比70年短一些,水电费比商品房贵一些,但起码有个住的地方,关键也比商品房便宜啊。”张辉说。

张辉表示,自己看中的这套房子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是一套43平方米的复式公寓,总价106万元,首付50万元,月供3000多元,在他个人可负担的范围之内。“首先是价格低,基本上是之前的三分之一;其次,虽然政策限制商住房交易,但不限制出租,再加上现在房租看涨,光租金都可以承担月供。”

虽然了解到商住房的诸多限制,但张辉做出一系列分析后觉得此时入手很合适,作为北漂一族,他觉得这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的梦”。至于购买资质,则可以请中介代为运作。也许像张辉这样试图“曲径通幽”的人不在少数,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政策调控,北京商住房市场持续冷清,曾经香饽饽一样的商住房变得难以脱手。

商住房如“鸡肋” 为何还有人追捧

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从“香饽饽”到“难脱手”

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北京商住房成交仅5409套,成交量同比跌幅达94%。不仅成交量大幅萎缩,单位成交房价也一路下跌。

据了解,商住房在土地性质上属于商业地产,一些开发商将囤积的商业用地转为住宅项目,并以酒店式公寓或者商务公寓的形式销售。

与普通商品房住宅相比,商住房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现在北京市场上很多商住房不通燃气,水电大部分执行的是商业标准,居住密度相对较高。更为重要的是,商住房产权一般在40年或50年,未来产权到期后如何处理尚没有政策规定与可参考先例。

之前,由于不限购,不占用购房名额,可以贷款等特点,在住房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商住房发展一度火热。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间,北京商住房成交量约为40万套,其中商改住占25万套。2016年以前,商住房成交占比不到30%,这一数据在2016年却达到59%。

然而,政策的变化改变了商住房的“命运”。

2017年3月,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公告明确,商业、办公类项目应当严格按规划用途开发、建设、销售、使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为居住等用途;开发企业在建(含在售)商住类项目,销售对象应当是合法登记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购买商住类项目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不得将房屋作为居住使用,再次出售时,应当出售给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该公告还强调,在政策执行之前,已销售的商住类项目再次上市出售时,可出售给企事业组织、社会组织,也可出售给个人。但个人购买要满足诸多限制条件,比如“在京名下无住房和商住房记录”“在申请购买之日起,在京已连续缴纳五年社保或个人所得税”等。同时,还要求商业银行暂停对个人购买商办类项目的个人购房贷款。

这一道政令,可以说勒住了商住房的“咽喉”。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北京商住房成交套数为89690套。而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北京商住房成交仅5409套,成交量同比跌幅达94%。不仅成交量大幅萎缩,单位成交房价也一路下跌。以北京知名商住房中弘北京像素为例,该房屋报价已经从接近7万元/平方米降至4万元/平方米左右。

是否有松绑的可能

业内人士分析,公寓不限购、总价低,对部分有居住需求的购房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在住宅限购的大环境下,类住宅的公寓市场很容易成为置业焦点。

让张辉开始关注商住房的契机是去年年底广州市出台的一则文件。

2018年12月19日,广州市住建委发布《关于完善商服类房地产项目销售管理的意见》。该意见规定,2017年3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后土地出让成交的(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成交确认书或经公告确认土地出让成交日为准)房地产项目,其商服类物业的销售对象应当是法人单位。2017年3月30日前(含当日)土地出让成交的(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成交确认书或经公告确认土地出让成交日为准)房地产项目,其商服类物业不再限定销售对象,个人购买商服类物业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方可再次转让。

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商服类项目允许个人购买了。此项政策的出台,被认为是给商住类房屋的松绑。

广州克而瑞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表示,公寓不限购、总价低,对部分有居住需求的购房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在住宅限购的大环境下,类住宅的公寓市场很容易成为置业焦点,预计政策落地后,符合条件的公寓项目销售有望摆脱之前的低迷状态,优质项目的成交量可能在短期内上升。

此前,根据依据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百城商业地产报告》,广州商服类物业的交易确实遭遇了一个断崖式下跌,在2017年3月份限制政策出台之前的12个月中,商服类物业月均成交约为16万平方米,而3月份之后的12个月中,月均成交仅为4万平方米。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此前出台限购商住类房屋政策的北京、广州两地,商住房价格均有大幅度调整,此番政策意味着市场上大量存量商住房可以销售给个人,对于这些项目来说肯定是巨大的利好。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广州的新政策有助于消化部分存量的商服类物业,缓解相关企业的压力,充分体现了政策拐点的到来,预计后续还有更多城市会加入到政策松绑的行列之中。

那么,广州相关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北京、上海也即将放开对此类房产的销售限制呢?美房网投资俱乐部首席分析师康辉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鉴于目前商住房交易的冷清局面,预测北京未来也会有相应的动作,适当放松对商住房的调控力度和限制程度。不过,他也认为,虽然北京的商住房有可能迎来松绑,但最多从销售对象和银行贷款方面做一些放松,赋予其落户、入学指标等商品房权能的可能性不大,还是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则,以稳为主基调。(张辉为化名)

编辑:admin

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热点图文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传媒网主办 Copyright © 2012 www.zgxwc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单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B座 业务QQ:171726417
投稿邮箱:17172641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