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年伊始,中国市场就成了“背锅侠”。继苹果、三星、星巴克之后,著名珠宝腕表品牌蒂芙尼(Tiffany & Co.) 也将业绩低迷的“锅”扣给了中国,但与其他品牌不同的是,蒂芙尼不怪中国市场,而是“甩锅”中国消费者。

中国商网 付颢琬/摄
1月18日,蒂芙尼发布2018年黑色星期五、圣诞节在内的两个月假日销售业绩。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两个月内,Tiffany在假日季期间全球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至10.4亿美元;主力珠宝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2%;订婚系列和设计师系列的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了3%和8%。蒂芙尼表示,随着近一年美元发展强劲,欧洲、美洲销售下降,但中国游客在全球的消费减少,导致假日销售额出现下滑现象。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肺腑你在不同地区的销售额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亚太地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3%至2.26亿美元;美洲地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至5.14亿美元;在欧洲区域,净销售额同比下降4%至1.32亿美元;其他地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1%至1400万美元。
蒂芙尼首席执行官Alessandro Bogliolo表示:“虽然中国内地销售额持续强劲增长,日本业绩稳健,全球电商销售增长强劲,但整体假日季销售业绩低于我们的预期。我们将这一结果部分归因于全球各国(主要是中国)游客的销售额下降,以及美洲和欧洲本地客户的需求疲软。我们认为这可能受到外部事件,不确定性因素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
Alessandro Bogliolo补充道:“我们看到中国游客在国外的消费大幅下降,在美国等许多国家减少了20%-35%。并且这一趋势正在向东南亚蔓延。”
对于2018财年全年业绩展望,财报中显示,预计2018财年全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6%-7%,全球总零售面积同比增长2%,净开10家门店,关闭4家。
虽然抱怨中国消费者在全球的消费减少,但是中国市场于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重要。据媒体报道称,中国占据全球超过50%的奢侈品市场份额,其中中国的年轻人已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而为了迎合中国年轻消费者对在线消费、定制化以及多元品类的高需求,蒂芙尼等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纷纷将年轻化战略放在首要地位,且越来越看重电商渠道。
今年8月,蒂芙尼入驻天猫Luxury Pavilion频道,首发新品,并开设快闪店。此外,由于年轻消费者不再为奢侈品的高冷神秘埋单,奢侈品牌的实体店正开始向注重创意和体验的方向发展,蒂芙尼也在改变自己对实体店的设计,它于今年7月在伦敦开设新零售实体店,店铺除了卖货还能用来举办表演、装置艺术展以及动漫展等多类活动。
在商品结构方面和营销方式,蒂芙尼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也做出了改变。推出回形针、毛线球等多种产品,蒂芙尼此举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卖货,通过这种戏谑的网红式营销手法,为年轻消费者制造爽点,促使其在社交媒体主动转发讨论。
在2018年三季度业绩数据中可以看到,年轻化策略的奏效,令蒂芙尼在亚太、北美等市场销售回春。近年来随着珠宝业萧条大环境而业绩不断下滑的蒂芙尼,在过去的五个季度中都收获了超过分析师的预期增长。较近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的营收增长12%,销售额增长27%,同店销售上涨8%创近期记录。